查看原文
其他

智源研究院发布三周年发展报告,交出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智源答卷”

智源研究院 智源研究院 2022-11-28


2018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重大命题,并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智源研究院。成立三周年之际,智源研究院发布三周年发展报告,系统回顾在科研体制机制及机构建设模式的创新探索,梳理在前沿研究、学术生态、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基础设施、AI治理等十余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成效,交出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智源答卷”。



科技创新,体制先行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是北京市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做“减法”的一项创新举措,2018年出台《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京政字〔2018〕1号),建立完善的“五新”机制高标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新型研发机构充分的自主权,支持各机构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按照“负面清单制”安排科研经费使用,自主组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释放科研机构创新活力。同年11月,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智源研究院)。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北京包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在内的3项典型经验做法入选。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研体制机制探索道路上的“新生事物”,正逐渐成为我国创新格局的一支“奇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新型研发机构将在我国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新型研发机构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并没有形成成熟、规范的体系,各方都在实践中探索。特别是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国内更是没有成功的样板可以参考。过往三年,智源研究院在摸索中前行,探索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智源模式”:建立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小同行视角遴选支持智源学者自由探索,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研组织模式推动“悟道”大模型等重大科研任务的实施,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灵活高效配置科研资源为“人”的创新活动服务,打造一个“虚实结合”、拥有无限成长可能性的科研平台,为全北京、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人才提供最好的事业舞台。

科技创新成本大、风险高,大多数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出现都是偶然事件,智源研究院希望通过对科研机制的卓越创新,去构建适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能让中国出现突破性成果的概率增加,改变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创新实践,硕果累累

经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目前,智源研究院已在机构建设、人才团队、前沿研究、学术生态、成果转化、产业生态、基础设施、AI治理等十余项重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展报告(2018-2021)》进行了系统回顾及梳理,交出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的“智源答卷”。



不负所托,奋楫笃行

“十四五”时期,北京作为首都,自觉站在“国之大者”高度,瞄准国际一流,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开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智源研究院作为北京市重点打造的引领原始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肩负着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自立自强的使命和责任。

新的历史时期,智源研究院希望不负重托,持续探索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建成汇聚国际一流人才,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重大原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世界一流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成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支撑力量,为我国203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

2021年年底,智源研究院即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迁入“智源大厦”新址,开启新的探索之旅。未来,我们希望扎根“宇宙中心”,与更多同道力量结伴前行,坚持初心,再接再厉,共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星辰大海”,同时深扎行业应用的“厚实土壤”,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深度应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促进人类、环境和智能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下载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公众号并回复“智源三周年报告”,即可获取下载链接。




—— 加入我们 ——


扫码查看职位详情


智源推出“生物智能开源开放平台”,支撑脑启发的通用智能研究


张宏江与青年朋友分享10件小事


黄铁军 | 三年而励 智源生 万物生——智源研究院三年回顾与展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